全部安全开发新闻数码摄影汽车北京AIIT其他
  • 文章封面

    地球最强碳捕手!这片只占 0.5% 的森林,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密码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5 10:30:00

    在碧海蓝天交汇之处,有一片神奇的“两栖森林”正在潮起潮落间演绎着生命的奇迹。在这里,树木的根系深扎咸涩海水,树冠却像绿色的火焰向着太阳奔涌;在这里,小小的种子是真正的海洋漂流者,它们随着潮汐的节奏,踏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绿了吧唧的东西看着恐怖,但你绝对吃过它的同类!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5 07:30:00

    上网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下图这绿油油的东西是什么?能吃吗?好吃吗?图片来源网络你猜到了吗?其实这是鲇鱼的鱼卵,对了,不能吃。每逢鱼的繁殖期到来,雌鱼的腹中便会积满鱼卵,也就是通常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中国科学家突破全固态电池最大瓶颈!续航时间提升两倍以上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5 07:30:00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恒团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姚霞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突破了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当别人质疑你时,千万不要陷入“自证陷阱”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21:30:00

    “我真的很努力了”“我不是偷懒”“我真的没恶意”......你是否常常发现自己陷在这样自我辩解的循环里?其实向别人解释的过程,正是我们在证明自己。生活中,我们也总在不自觉地陷入“自证”的漩涡:小区里,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如何实现太空中的“一键展开”?科学家从折纸里找到了完美答案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21:30:00

    在浩瀚的宇宙中,太空工程师们经常面临着一个难解的挑战:如何将巨大的结构装进狭小的火箭整流罩中,然后在太空中完美展开?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古老的东方艺术——折纸之中。2025 年 8 月 20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金属杯和雪平锅的锤纹表面,真是一锤锤敲出来的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18:30:00

    十一假期出去玩的你,在逛各个城市的游客一条街时,有没有听到过打银首饰的店铺在叮叮铛铛?再进去一看,发现银器表面敲出的坑坑洼洼的纹理,复古、质朴,富有手工感和岁月感。既有工业风的粗犷,又有匠人匠心的细腻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首次拍摄到双黑洞“共舞”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18:30:00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这一成果证实了双黑洞系统的存在,而此前天文学家仅能对单个黑洞进行成像。类星体OJ287中的双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冷冻几十万年的肉,尝起来是什么味道?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15:30:00

    1951 年 1 月 13 日,探险家俱乐部(Explorers Club)的成员在纽约齐聚,参加一场隆重的晚会。这场一年一度的聚会以探险家们在全球各地的探险活动为特色,向大家展示从世界各地带回的特色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生成式水印:AI偷偷给你“盖章”了,你知道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15:30:00

    策划制作出品丨科普中国监制丨中国科普博览审核丨董珊 国科光芯技术企划部部长、清华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点亮“推荐”一起涨知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原来我们都“误会”午餐肉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10:30:00

    午餐肉总被当成垃圾食品或不正经的肉,这可着实有点冤枉午餐肉了,仔细看一下配料表,你就会发现其实午餐肉的肉含量超高的!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午餐肉的优缺点1午餐肉的成分根据我国猪肉糜类罐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国庆期间近千人被困珠峰,有人失温!这种户外杀手,一定要警惕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10:30:00

    多家媒体报道,2025 年 10 月国庆长假期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的珠峰东坡突降暴雪,数百名游客被困在高海拔营地。有人全身衣物湿透、出现失温征兆无法行动,只能被马队驮下山,还有人,直到暴雪散去才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啥都不干就是休息?高质量休息的 3 个关键特征,看看你做对了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07:30:00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我们关于“什么是休息”的观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以前我们用时间的长短衡量休息日,现在,用休息的节律。以前我们更关心什么时候休息,现在,我们会关心应该怎么休息。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到底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项技术,创全球高产纪录!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4 07:30:00

    10月10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百万亩玉米吨粮田测产结果发布,伊犁州两百万亩玉米规模化生产区平均亩产达1209.1公斤,创全球范围内玉米两百万亩高产纪录,再次刷新百亩至百万亩五个层次的全国玉米大面积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见钟情 vs 日久生情,到底哪种感情更靠谱?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21:30:00

    在爱情的叙事里,有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动人的开篇:“一见钟情”的电光石火与“日久生情”的温润无声。前者如同流星,璀璨耀眼,充满戏剧性的浪漫,被无数文学和影视作品歌颂。后者则像涓涓细流,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实现海水中二氧化碳变生物塑料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21:30:00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库”,每年吸收逾四分之一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效减缓了全球气候变暖。然而,海水持续吸收二氧化碳引发的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把这部分已进入海洋的碳,转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穿白衣服就会溅到油,这可能是油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18:30:00

    英国工程师、物理学家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开尔文勋爵的弟弟)在 1855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在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饮料表面观察到的奇怪现象》(On certain curious m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路边这种小果子,别捡!别吃!近期大量出现......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18:30:00

    寒露过后,公园的地上、道路边经常掉落这种圆圆的果子↓↓↓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这种果子是银杏果,也叫白果,很多人认为它营养丰富,将其捡回家食用,但事实是,银杏果有毒,不能乱捡,未经专业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WiFi 名称后为啥还会带个 5G?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15:30:00

    当我们要连无线网络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路由器发出的无线网络会“一分为二”,同一个名称的网络会出现“XXX-2.4G”和“XXX-5G”两种。不显示的那个就是 2.4G 的,图源:自己拍的为什么会莫名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中国人吃了全球最多的西瓜!快乐赏瓜!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15:30:00

    策划制作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丨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审核丨顾有容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中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真的想问:刚死的螃蟹到底能不能吃啊?专家解答→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10:30:00

    秋风起,螃蟹肥。眼下正是大闸蟹最肥美的时节,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准备买大闸蟹吃了。然而,不少人收到网购的螃蟹时,由于经过长途跋涉的运输,螃蟹有些已经活力不足,有些甚至已经死了。网上都说死了的螃蟹不能吃,会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新研究发现可提高化疗效果的抗癌微生物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10:30:00

    人的皮肤和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一项新研究发现肿瘤内部也存在独特的细菌群落。这些与肿瘤相关的微生物能够产生一种可控制癌症进展并提高化疗效果的分子,有助于开发出更有效的新型抗癌药物。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快停下!这 4 个生活习惯容易引起血栓,很多人都有!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07:30:00

    今天(10 月 13 日)是世界血栓日。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血栓是“老年病”,跟年轻人不沾边。其实不然,血栓这个“隐形杀手”往往悄悄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比如中风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今天起,南北方气温将发生大变化!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3 07:30:00

    最近的天气让大家“各有各的盼头”:南方小伙伴在盼着什么时候能不再热热热热热,高温消退;华北等地的小伙伴们在盼着什么时候能不再雨雨雨雨,太阳回归。这一切都将在今天(13日)发生变化。今天起南北方气温有大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种死亡率超高的精神疾病,正在悄悄找上中国女性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21:30:00

    注:本文图片由AI生成策划制作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审核丨宋崇升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统筹丨张林林视觉丨朱航月制图丨师闻浩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相关推荐1.听说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曾经的“名贵食材”卖出“白菜价”,鲍鱼为啥越来越便宜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21:30:00

    2025 年 9 月,大连海洋大学的教授郝振林在 2025 科普中国说·辽宁场带来演讲《贝类基因里的海洋未来》。以下是郝振林的演讲节选:众所周知,大连的海鲜味道鲜美。海鲜的味道、个头、出肉率甚至长相,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种罕见病让 10 岁儿童迅速衰老到 80 岁,被迫加速的人生有怎样的遗憾和感悟?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8:30:00

    1996 年,山姆·伯恩斯(Sam Berns)出生在美国罗德岛州的一家医院。起初,他像其他婴儿一样健康可爱,但几个月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山姆的皮肤开始愈发紧绷,以至于显出了静脉的轮廓。他的体重鲜有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母生两族:新研究揭示蚂蚁“异种生殖”奇观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8:30:00

    “龙生龙,凤生凤”是生物学的一条基本法则,生物体产生的后代必然属于同一物种。近日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伊比利亚收获蚁(Messor ibericus)的蚂蚁可能颠覆了这个常识:它们的蚁后可以产下两个不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个人能记住多少个人的脸?这个数字赌你猜不到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5:30:00

    你能记住多少张脸?研究发现,人类平均能记住约 5000 张面孔(波动范围约为1000~10000),这一能力在自然界中无可比拟。而大多数动物识别同类主要依赖气味或声音,而不是脸。一些高度社会化的家畜,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三分钟告诉你现在的列车有多聪明!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5:30:00

    策划制作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丨中车文创审核丨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不经意的 7 个行为习惯,正在悄悄加速你的关节报废,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0:30:00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早上起床,膝盖“咔哒”一声响;久坐后站起来,髋关节隐隐作痛;下楼梯时,脚踝像是被谁偷偷“上了锁”……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表现,但其实很多时候是你的一些日常习惯在悄悄

    阅读全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