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安全开发新闻数码摄影汽车北京AIIT其他
  • 文章封面

    一母生两族:新研究揭示蚂蚁“异种生殖”奇观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8:30:00

    “龙生龙,凤生凤”是生物学的一条基本法则,生物体产生的后代必然属于同一物种。近日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伊比利亚收获蚁(Messor ibericus)的蚂蚁可能颠覆了这个常识:它们的蚁后可以产下两个不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个人能记住多少个人的脸?这个数字赌你猜不到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5:30:00

    你能记住多少张脸?研究发现,人类平均能记住约 5000 张面孔(波动范围约为1000~10000),这一能力在自然界中无可比拟。而大多数动物识别同类主要依赖气味或声音,而不是脸。一些高度社会化的家畜,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三分钟告诉你现在的列车有多聪明!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5:30:00

    策划制作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丨中车文创审核丨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不经意的 7 个行为习惯,正在悄悄加速你的关节报废,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0:30:00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早上起床,膝盖“咔哒”一声响;久坐后站起来,髋关节隐隐作痛;下楼梯时,脚踝像是被谁偷偷“上了锁”……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表现,但其实很多时候是你的一些日常习惯在悄悄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传染性强,有人全家“中招”!这种病毒进入流行期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10:30:00

    近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介绍,国庆中秋假期结束,旅游返程后需重点关注三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同时,不少网友发文称,孩子中招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孩子因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个 10 月最该抓紧做的一件事,可能让你秋冬少跑几趟医院,再拖就晚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07:30:00

    10 月 9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浙江省疾控中心研究员蒋健敏介绍,目前,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是接种疫苗。当前正值 2025~2026 年流感季疫苗最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全球首颗!中国成功研发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2 07:30:00

    据复旦大学消息,该校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解决了存储速率的技术难题。相关研究成果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躺到床上就胡思乱想睡不着,3 个方法,脑子一下就“空”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21:30:00

    注:本文图片由AI生成策划制作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审核丨李菁晶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营养专委会常委统筹丨张林林视觉丨朱航月制图丨师闻浩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电力也有“指纹”?它还能让你更省电、用电更安全……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21:30:00

    2025 年 9 月,南方电网贵州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谈竹奎在 2025 科普中国说·贵州场带来演讲《智慧用电黑科技——电力指纹“读心术”》。以下是谈竹奎的演讲节选:感知是智慧用电的基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千万网友惊出一身冷汗!这种海螺可短时间致死,遇到千万别碰!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18:30:00

    最近,一则网红博主发布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博主称自己在海滩徒手捡"漂亮海螺"玩,事后才发现捡的竟是致命海洋生物——鸡心螺。该视频在发布后迅速发酵,目前已获得超过 3000 万次观看。图片来源:新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北方一夜“过冬”,南方热到 38℃,这是为何?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18:30:00

    10 月 9 日,华北、东北等地在冷空气和阴雨天的影响下,气温明显下降,不少地方气温只有 10℃ 出头。许多北方的小伙伴连夜翻出厚外套棉衣,开启“过冬”模式。而在南方,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部分地区保持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为啥你吃火锅非点毛肚?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15:30:00

    网上有个参与度很高的提问:“吃火锅你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是什么?”一个高赞答案就是:“刚开锅先把毛肚全倒进去,不熬够十分钟不让捞!”无论所在地域南北还是东西,说到涮毛肚,相信在座诸位都是理论与实践兼备:大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种南方超常见的行道树,独木就能成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15:30:00

    策划制作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丨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审核丨顾有容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中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个非常非常非常耗精力的做法,建议你越早改掉越好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10:30:00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要退的快递,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一周过去了,还没退;家里的水龙头漏了,但不严重,于是一拖好几周还没修;手机里的照片一直想要整理一下,但直到内存爆炸还没开始;……明明是一些本能够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祝贺!中国科学家首获这项国际大奖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10:30:00

    北京时间10月9日晚,2025世界统计大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明尼苏达大学统计学院教授邹晖和斯坦福大学教授Trevor Hastie(特里瓦·哈斯蒂)共同获颁2025年统计学奠基人奖。邹晖也成为首位获得统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种很常见的病,致残性排第二,困扰全球超十亿人(你可能正在煎熬)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07:30:00

    很多人一提到“偏头痛”,第一反应就是“头疼嘛,忍一忍就好”。正因为这种误解,偏头痛常常被轻视,甚至和普通的紧张性头痛混为一谈。但事实上,偏头痛是一种影响全球超十亿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世界范围的致残性疾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暴雨大暴雨,要来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1 07:30:00

    近日,多地出现大到暴雨,预计10月11日至13日,四川盆地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有一轮强降雨,本次过程雨带逐渐南压,雨带西段强度强、累计雨量大、南压缓慢。11日,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降雨增强,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99%的人不知道,生活里这些“反人类”的设计,其实是自己没用对!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21:30:00

    策划制作来源丨好奇博士(id:haoqi238)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 张林林相关推荐1.一种能让所有水煮菜都变好吃的调料,谢谢海南人!2.钙含量是牛奶的近 3 倍!这条被嫌弃的“土味”小鱼,营养其实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研究发现微生物能“抗”过太空旅行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21:30:00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该校牵头的一项试验首次证明,一种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微生物能够在火箭发射和返回的极端条件下存活下来。公报介绍,枯草芽孢杆菌的孢子搭乘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待火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市面上的包装玉米是“僵尸玉米”?这些关于玉米的真相一定要知道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18:30:00

    近期,“预制菜”话题引发广泛热议,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年初曾引发恐慌的“僵尸玉米”事件。此前,有条号称“僵尸玉米”的视频爆火。视频中,一位博主看似怒气冲冲地在爆料“僵尸玉米”全是科技与狠活,不仅刷过小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心脏病是“飞来横祸”吗?研究称超99%病例发作前已有预警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18:30:00

    心脏病和中风常被认为是突然来袭的“无声杀手”,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灾难发生前,身体几乎总会发出“预警信号”。该研究于9月29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官方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由美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钓鱼佬请回答:为什么你们非要用蚯蚓?水里也没有啊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15:30:00

    蚯蚓,一种常年生活在地底下,只有在暴雨天才会冒死跑到地面上来的生物,却是人类垂钓常用的一种诱饵。一个生活在水里,一个生活在地下,鱼和蚯蚓看起来真是八竿子打不着。那么,鱼真的喜欢吃蚯蚓吗?为什么呢?蚯蚓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揭秘!动车组也有远光灯、近光灯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15:30:00

    策划制作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丨中车文创审核丨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走路和跑步,哪个更延寿,对血管更好?答案令人意外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10:30:00

    注:本文图片由AI生成策划制作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统筹丨张林林视觉丨朱航月制图丨师闻浩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相关推荐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全球最大冰山,正在加速解体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10:30:00

    近40年前从南极冰架断裂后,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然而,相关信息显示这座冰山正在迅速解体,研究人员预计它可能撑不过2025年11月底。自1986年从南极菲尔希纳冰架断裂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听说最近沿海的朋友已经不想看到梭子蟹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07:30:00

    伴随着开渔季的到来,硕大肥美的梭子蟹纷纷“游”上了餐桌。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之一,随着生鲜物流的日益便捷,现在远离沿海的内陆也能方便地吃到鲜活的梭子蟹了。对梭子蟹还不太熟悉的人,可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假期放纵饮食,32 岁男子体内抽出“牛奶血”!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10 07:30:00

    32 岁的陈师傅(化姓)怎么也没想到烧烤局上多吃的那几串五花肉,聚餐时多喝的那瓶冰镇啤酒会让自己疼到打滚,最终被送进急诊重症监护室。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这几天接连接诊了包括陈师傅在内的 4 位高脂血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中国胆囊癌高发,罪魁祸首被揪出!提醒:有这 2 种饮食习惯,尽早改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09 21:30:00

    策划制作来源丨39健康网(ID:health39net) 审核丨潘战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 张林林相关推荐1.一种能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我科学家设计一新型海水淡化膜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09 21:30:00

    在海水淡化领域,传统膜材料长期面临“水分子通得快,盐分却拦不住;拦得住盐,水又流不畅”的性能瓶颈。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姜忠义、刘亚楠团队研究设计出了“沙漏形纳米通道”共价有机框架膜(COF膜),在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钾是香蕉 3 倍,钙和牛奶相当!这种“坚果之王”促排便、保护心血管健康,现在吃正好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10-09 18:30:00

    一提到坚果,你会想到哪些?瓜子、开心果、腰果、巴旦木、核桃……追剧、围炉煮茶时,吃些坚果,再惬意不过。在众多坚果中,榛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脱颖而出。作为“坚果之王”,榛子不仅口感香醇,更蕴含着丰

    阅读全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