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6)老鼠生儿的孝道
《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6)老鼠生儿的孝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6)老鼠生儿的孝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5)善知识与恶知识下面还有:“故《诗》之失,愚。”老是去搞文学的人,变成读书读酸了的书呆子,很讨厌,那就是笨蛋。任何学问,有正反两面,五经也如此。接着提到“《书》之失,诬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4)五字串通五经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又牵涉到中国文化的全体根源。因此,我们首先就要研究一本书——《礼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宝库。我们的“大同”思想,就是《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3)孔子的素描讲到这个地方,一直太严肃了,所以下面来个滑稽的事情。在这里,也可窥见孔门弟子写文章的笔法,并不呆板,是活泼生动的。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2)种瓜者下面一节,等于一个结论: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古人对于这一句的解释,我也有点意见。拿孝道来讲,过去讲中国文化的孝道,本来很重要,我们看历史上给皇帝的奏议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1)没有朋友的上帝下面讲到学问态度,那就更妙了。引用了孔子的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到这里,说句笑话,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们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0)饮食男女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9)吕端大事不糊涂现在,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怎么才叫孝,下面有很多地方研究孝道,在此暂且不谈。)“出则弟”,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8)可爱的小学生以上讲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7)三面镜子下面讲要怎样作学问: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由这一点我们看到,孔子回到鲁国讲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6)花言巧语有子的话讲完了,接下来就是: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5)谁能忘情中国文化中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最大。所以由“友道”形成的这套结合,我名之为“特殊社会”,就是后世所讲的帮会。我国的帮会,从秦、汉以来,唐、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3)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且看世界上的生物——人也是生物,中国道家过去叫人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2)爱与罪接下来是有子的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首先就讲到孝悌,是人的根本,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1)谁来了解你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10)寂寞的享受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9)真人和假人讲到作人,我们就想到庄子也提到过这件事,《庄子》这本书把有道的人叫“真人”。唐宋以后,对神仙、得了道的人叫“真人”。譬如现在指南宫供奉的吕纯阳叫“吕真人”。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8)学而有何乐现在这篇《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过去我们把它圈开来,分作一条一条读,这是错误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7)再论《论语》《论语》,凡是中国人,从小都念过,现在大家手里拿的这一本书,是有问题的一本版本,它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注解的。朱熹先生的学问人品,大致没有话可讲,但是他对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6)冤枉的一打讲坏的一方面,孔家店为什么会被人打倒?“五四运动”当年,人们要打倒它,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道理呢?后来才发现,实在打得很冤枉。因为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5)三家店卖的是什么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4)被忽视的道家后来,在一些地方讲解《论语》,我就提起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自“五四运动”以来,有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的问题。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譬如一提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3)四书五经的假面目讲到四书也是一样,我们在这里讲推行复兴文化运动,而在外面,尤其是新的教育——国民义务教育施行以后,讨厌四书五经的情形,是无以复加了,而问题出在四书五经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2)语文的变与不变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虽然现在的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但是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
阅读全文《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01)三言四语现在各大专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称号——“三四教授”。假如我们看见一位不认识的教授,想知道这位老师是教什么的,往往被询问的同学会说:“哦,三四教授。”这句话含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