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安全开发新闻数码摄影汽车北京AIIT其他
  • 文章封面

    全球考古重大发现!中国出土 30 万年前东亚最早木器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9 10:30:00

    木器,在现代人眼中或许稀松平常,甚至略显“老派”。但对数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先民而言,掌握木器加工技术,堪称划时代的“高科技”。与坚硬的石器相比,木材更易塑形,能制作出用途更广泛的工具。木质工具的发展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有大瓜,快进来吃!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9 07:30:00

    西瓜,这个原产于非洲的古老水果,经过数千年的栽培驯化,如今已成为夏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角。当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农耕智慧相遇,西瓜家族呈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多样性——每一个品种的诞生都承载着人类对完美夏日体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新研究:新型可穿戴设备能实时监测体内血糖和药物浓度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9 07:30:00

    近日,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与同行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型可穿戴设备,能实时监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和药物浓度,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据介绍,当前糖尿病治疗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如何有效监测患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长了这几种小疙瘩,别大意!可能和 HPV 有关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21:30:00

    暑假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有网友在酒店光脚洗澡时,竟被地板“背刺”,感染了 HPV,脚底长了名为“跖疣”的“硬疙瘩”……来源:微博截图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仅仅是光脚踩了酒店沐浴间的地板,真的会感染 HP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深度超1500米“开发禁区”,煤岩气产能如何实现突破?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21:30:00

    近日,据中国石油消息,我国最大的煤岩气田——大吉气田年产能突破25亿立方米。煤岩气是一种吸附或者游离在地下深层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通常埋藏深度超过1500米。传统理论将埋深超过1500米的煤岩气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每天 1 碗小米粥,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小米粥油真的堪比“参汤”?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8:30:00

    参考文献[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2]黄伟,王德权,裴晶晶等.不同小米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分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3,48(01):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为什么笔记本越用越烫,而超级计算机却能做到绿色节能?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8:30:00

    现代超算的发展正在打破“性能越强,功耗越高”的传统认知。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便是如此——不仅算力惊人,还以绿色节能著称。反观我们常用的笔记本电脑,经常会出现发烫的情况。如果还是在插电状态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紧急发布预警:市民非必要不外出!这 10 条重要提示千万要看→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6:36:13

    7 月 28 日 12 时 00 分,北京市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 28 日 20 时至 29 日 7 时,本市大部分地区 6 小时降雨量达 150 毫米以上,个别点可达 300 毫米以上。山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快扩散,能救命!暴雨后,这些次生灾害一定要警惕!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6:36:13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7 月 27 日傍晚,北京市密云、延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部分地区小时强降雨可到 100 毫米。强降雨在密云石城镇、冯家峪镇、不老屯镇引发山洪,部分地区出现断水、通信中断的情况,共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条鱼,能上岸、上树,还能上桌!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5:30:00

    提起鱼,你脑海中浮现的是“鱼儿水中游”的画面吗?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缘木求鱼”真的不对吗?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在潮间带滩涂上,就有这样一群能上树的鱼儿,这就是今天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激光雷达上车后,对辅助驾驶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5:30:00

    策划制作联合出品丨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审核丨封治华 中国电科二十七所激光雷达项目总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点亮“推荐”一起涨知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18 天 217 起!北京近期有蛇出没,小心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0:30:00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时不时就会看到有蛇出没的新闻。特别是前段时间的北京,经常有蛇闯进人家的消息出现。近日,顺义区张镇张各庄村,两条大蛇盘踞鸡笼旁。图源:顺义消防难道北京的蛇变多了?如果遭遇蛇该怎么办?今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新型纳米抗体有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10:30:00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借助源自大羊驼的抗体,设计出一种可注射给药且副作用较少的新型纳米抗体,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甩掉“乙肝大国”的帽子后,中国第一大肝病变成了它,正在侵袭年轻人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07:30:00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的重视。过去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善,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在近十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全球首次,成功加注!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8 07:30:00

    7月25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在大连市完成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标志着我国航运业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图片来源:大连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5岁男孩确诊癌症晚期!别忽视身上这种“小疙瘩”,很多人都有!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21:30:00

    “妈妈,我有点难受……” 5 岁的乐乐(化名)持续低烧、吃不下饭、喊全身疼,脖子上还鼓起一个不起眼的“小疙瘩”。起初,妈妈以为只是普通炎症,没想到这竟是癌症晚期的信号!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乐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图谱绘制成功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21:30:00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消息,该校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面对小麦条锈病菌不断变异的世界性难题,成功绘制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谱,从全球尺度构建小麦条锈病“综合抗源”核心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20 块和 200 块的内衣,到底有什么区别?有一种千万别买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18:30:00

    内衣对女性在塑造形体、满足生理需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文胸产品层出不穷,价格从几十元、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那么女性消费者在选择文胸产品时应该如何从自身需求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产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草莓、蓝莓、树莓……这些“莓”果,都是一家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18:30:00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在超市货架上看到各种“莓”味主角——蓝莓、树莓、蔓越莓、鹅莓......这些形色各异的“莓”果,它们都是一家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集美味与颜值于一身的水果。草莓是个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亿多年前的地层,竟惊现大量被“铁钉”穿喉杀死的鱼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15:30:00

    1861 年,德国的索伦霍芬(Solnhofen)采石场出土了一件羽毛化石,之后不久,这里又发现了一只长着羽毛的奇怪“恐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包括始祖鸟在内,索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天问二号开启小行星“挖土”之旅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15:30:00

    策划制作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者丨房广林审核丨周炳红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 研究员、李明涛 中国科学院国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种瓜正上市,一旦发苦千万别吃!有毒!有毒!有毒!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10:30:00

    每到夏天,菜市场就成了瓜类蔬菜的天下:脆生生的黄瓜、清甜的西葫芦、爽口的丝瓜,还有带着独特风味的苦瓜……很多人总觉得“苦味能去火”,所以吃到苦味的瓜也不会多想。但是,事实上,除了苦瓜以外,其他葫芦科的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踩水虽然解压,但是不要蹚雨水!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10:30:00

    当前,全国陆续进入主汛期,瓢泼大雨过后,道路积水时有发生。一条条“小河”在街头巷尾出现,孩子们兴奋踩水,上班族卷裤腿蹚水,外卖骑手推车涉水……这些看似寻常的场景,其实也暗藏健康风险。蹚雨水易引发皮肤疾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贴身的卫生巾里,竟然可能藏着致癌物?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07:30:00

    近期一份由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引发了公众对日用卫生产品安全性的强烈关注,网红品牌“XX 码”卫生巾在多个批次中被检出高含量的硫脲,最高数值竟达到 16mg/g。这一数值远远超过了参考标准中 1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开着空调煮汤致四人中毒,夏天也要警惕这个“隐形杀手”→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7 07:30:00

    近日,浙江杭州小李(化名)一家,在客厅边看电视边闲聊,其乐融融,与此同时,厨房燃气灶上煮着的红豆汤正冒着热气,谁知这看似温馨的场景背后,一场危机正悄然上演。空调房里煮红豆汤一家六口四人中毒两三个小时后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为什么有的人手上青筋暴起?这些地方出现青筋,一定要小心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6 21:30:00

    你有没有注意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有的人手看起来光滑细腻,而有些人手背上的“青筋”则异常突出。关于青筋,网上经常有流言称:手臂冒青筋代表内脏有毛病、体内淤滞......读完让人不由担心起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已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新研究揭示大脑注意力切换机制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6 21:30:00

    人们以为自己是在持续、稳定地关注周围世界,但实际上,大脑处理感官信息的方式并非一条“连续流”,而是通过有规律的节奏性跳跃进行关注切换。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最新研究提出,这种名为“注意力采样”的机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件让人疯狂又上瘾的事,让无数人重拾生活的热情!快试试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6 18:30:00

    如果要问人生必做的事情有哪些,相信很多人列出的清单里一定有这项:“去看一次演唱会”。但看一场演唱会不仅要花费不少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可能还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抢不到票”。粉丝自制“抢不到票”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靠“雷劈”上位!热带雨林最“有心机”的树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6 18:30:00

    策划制作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者丨史军审核丨唐存莲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去种一种又苦又白的“西瓜”?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26 15:56:54

    西瓜诗说一趟关于夏日佳果的科学与诗意之旅引・溯源葫芦为宗,西瓜为属,藤蔓匍匐,绿野为庐。溯源非洲,四千载暑,初为解渴,味苦如初。一路东传,中华沃土,夏日之赐,天涯共主。诗的开篇点明了西瓜的“家谱”。在

    阅读全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