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安全开发新闻数码摄影汽车北京AIIT其他
  • 文章封面

    人人该收藏的 5 个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3 07:30:00

    2025 年 9 月 13 日,是第 26 个“世界急救日”。“世界急救日”的设立,旨在普及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宣传与推动应急救护工作。烫伤、割伤、扭伤等这些意外伤害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但如果不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关起门搞研究”走不远!庞国芳院士:研究价值在于解决行业和百姓的实际问题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3 07:30:00

    科研之路从来就不是坦途,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都会碰到问题和挑战,感到迷茫和动摇。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和失败,有时甚至会让人怀疑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有价值,研究方向到底有没有希望。这些艰难与困惑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零成本、零门槛!一个最被忽视的日常习惯,竟能降低多种疾病风险,还能减肥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21:30:00

    想运动,却总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跑步太累,游泳麻烦,去健身房又难以坚持。其实,有一种零门槛、却常被我们忽略的运动方式,每天都能做,而且效果远超想象——它就是“快走”。不需要任何器械,不用专门腾出时间,只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 1 亿立方米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21:30:00

    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 1 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因为照片被举报……蝙蝠脸上的是啥?提示:不是蜘蛛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18:30:00

    蝙蝠脸上的这只小东西乍一看很像蜘蛛,但再一细看,它只有 6 条腿,而蜘蛛有 8 条腿——这是蜘蛛区别于昆虫(6 条腿)与其他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趴在蝙蝠脸上的其实是蝠蝇,这是一类寄生在蝙蝠身体上的昆虫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有奖征集!对话农业大咖,你的问题有机会被科学家亲自回答!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18:30:0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田间到餐桌,科技如何让丰收更智慧、更绿色、更美味?你是否好奇,机器人如何种菜?分子料理如何精准营养?一颗桃子又如何“变身”增值?“科普中国说”丰收节专场活动《丰收的科技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明日直播预告:科普之光·智联时代 15:00 准时开播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17:00:00

    首个全国科普月持续一整月“科普之光”大型展播活动直播中明天是 9 月 13 日,“科普之光”将于 15:00 准时推出“智联时代”专场主题展播活动。小到 AR 眼镜,大到智慧城市,智能技术已经和日常生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为什么熬夜之后,身体这些部位会变得巨臭?!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14:30:00

    【写在最后】· 睡姿同样会影响口腔气味。若习惯张嘴睡觉或打鼾,气流经过口腔会带走水分,减少唾液分泌;而唾液有助于清洁口腔,因此口臭往往更明显。此外,熬夜时体内未能及时代谢的氨有时也会经由口腔排出,形成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突发极端天气如何预测?这些信号需注意!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14:30:00

    策划制作出品丨科普中国、中国气象局、中国南水北调有限公司审核丨张涛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点亮“推荐”一起涨知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快住手!这些小颗粒真不是痘痘,别抠!也别随便用药!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10:30:00

    细心的人可能有发现,不少人(包括自己)的脸颊、手臂、后背、腿甚至屁股上会长出不少麻麻赖赖的小颗粒,看起来像鸡皮疙瘩。这个常见的皮肤问题,俗称就是“鸡皮肤”,而它的学名,则叫做“毛周角化症”或者“毛发角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首张完整动物大脑活动图谱发布,涵盖决策中全脑神经活动精细动态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10:30:00

    通过一项大规模全球合作,国际脑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布了首张完整的动物大脑活动图谱,其涵盖了小鼠在决策过程中全脑神经活动的精细动态。这项研究标志着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次重大突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鸡蛋上最脏的东西,可能被你吃进去了!(不是你想的那个)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07:30:00

    鸡蛋,作为厨房里的必备食材,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在购买鸡蛋时,我们会发现:有的鸡蛋表面上很干净,而有的却沾着鸡屎。大家都会很自然地避开带鸡屎的,挑选表面干净的鸡蛋。可是,没有鸡屎的鸡蛋就真的干净吗?未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给 DNA 装“活字”,我国自主研发“毕昇一号”实现存储技术跨越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2 07:30:00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制造海量的信息,包括发送的消息、拍摄的照片、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以及科研实验的数据等。根据调研机构 IDC 的预测,到 2028 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超过 380 ZB(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无人机螺旋桨越多越厉害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21:30:00

    文能搞航拍,武能炸坦克,下田撒农药,上山来运货。无人机早已不只是当年极客手中的酷炫玩具,现在它们已经家喻户晓,也走入了大家的生活。甚至在 9·3 阅兵的方阵中,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说起无人机,我们最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他研发出“视力最好的 CT ”,用科技与坚守照亮医学诊断之路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21:30:00

    今天我们会用两部视频带大家领略王振常院士的精彩人生、非凡医道历程。他幼年成长于农村基层,艰苦的环境伴随他开启求知之路。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他吹来机遇,他凭实力考入县重点中学。受医学世家影响,他勤勉笃行、立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叉开腿坐才是最健康的坐姿”?骨科专家提醒……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18:30:00

    “叉开腿坐”,一个日常被大家吐槽的不雅观坐姿。某天在地铁上的随手拍。图片来源:编辑拍摄但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很火的说法称:叉开腿坐才是最健康的坐姿,因为这样能更好地保持脊柱中立。图片来源于网络这种说法有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蚊子在晚上会更活跃?吸血的蚊子都是雌性?蚊子冷知识大揭秘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18:30:00

    策划制作出品丨科普中国审核丨辛正 中华预防医学会爱国卫生工作指导分会委员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点亮“推荐”一起涨知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明日直播预告:科普之光·大道中国 15:00 准时开播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17:00:00

    首个全国科普月持续一整月“科普之光”大型展播活动直播中明天是 9 月 12 日,“科普之光”将于 15:00 准时推出“大道中国”专场主题展播活动。跨海大桥、城际高铁,这些看得见的“中国速度”背后,藏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中国撞击小行星,第一个目标已确认!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14:30:00

    9 月 5 日,我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宣布,我国将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任务,并向世界各国发出了合作邀请。其实,中国在小行星防御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就连准备撞的小行星都选好了:2015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河北、山西雷雨后多人突发雷暴哮喘!这些人要当心!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14:30:00

    近日,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等地相继出现强雷暴,当地因鼻炎、哮喘等问题看急诊的患者激增。这种“雷暴哮喘”现象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并登上热搜榜。图片来自微博那么到底什么是“雷暴哮喘”,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身体里最大的淋巴器官,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请保护好它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10:54:37

    相关推荐1.中国女性可控的致癌因素,排名第一的竟然是……2.为啥麻雀群经常收留流浪鹦鹉?难道是为了让老鹰一眼锁定被害靓仔?3.急急急!网友在线询问:9.3 阅兵的和平鸽,好像迷路找不到家怎么办?这样帮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开发出mRNA疫苗平台,可显著增强身体免疫反应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10:54:37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 mRNA 疫苗平台,旨在显著增强免疫反应、提升 mRNA 疫苗的有效性,并拓展其在多种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表明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两三个就满足一天的“维D”,钾比香蕉高,还是天然锌、硒库!这种食物错过可惜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07:30:00

    提起双孢蘑菇,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但如果说“白蘑菇”或者“口蘑”,那就很熟悉了。圆滚滚、白胖胖的口蘑,无论做汤还是烤制都鲜甜美味,更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也十分突出,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具体分析。图库版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电动汽车电池“退役”后怎么办?我们为它算出一份“退休再就业”指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1 07:30:00

    随着电动汽车的飞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这种清洁环保的交通工具。有研究预测,到 2030 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一亿辆左右。但这些汽车的电池使用寿命有限,一般 5 到 8 年后,这些电池就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次性浴帽”来罩菜,这种保鲜膜真的能用吗?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0 21:30:00

    居家生活,基本每天都在使用保鲜膜。最近一款新型的浴帽式的保鲜膜爆火,区别于传统的筒式保鲜膜使用时需要撕扯,还可能会黏连在一起,这种新型的浴帽式保鲜膜能够直接套在各种盘子上,使用时一次取一只,非常方便。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15分钟就能灼伤!家里这种“小圆片”千万要收好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0 21:30:00

    纽扣电池几乎家家都有,它们藏在遥控器、玩具、学习机、电子秤里,再平常不过。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圆片”,却可能被好奇的孩子一把抓起,塞进嘴里,引发窒息、中毒等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终身损伤。幼儿误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控制脂肪肝,是要少吃主食,还是少吃肉?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0 18:30:00

    有的人才四十出头,就已经有脂肪肝了。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得了脂肪肝要怎么吃的疑问:是不是要少吃主食,多吃点肉?听说吃碳水会合成甘油三酯,吃肉就不会?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今天就来讲讲,控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美国山火熄灭几月后,空气中仍存有毒金属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0 18:30:00

    1月初,当山火席卷美国加州洛杉矶时,留下的不仅仅是烧焦的房屋和汽车。一项研究显示,这场造成30人死亡的大火还在空气中产生了一种不寻常的有毒金属,并且在火焰熄灭几个月后仍然存在。六价铬是一种与肺癌有关的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明日直播预告:科普之光·舌尖上的科学 15:00 准时开播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0 17:21:21

    首个全国科普月持续一整月“科普之光”大型展播活动直播中明天是 9 月 11 日,2025 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开启,今年的主题是“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科普之光”特别策划“舌尖上的科学”专场主题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人工智能最想删掉的视频,再不点进来看就没机会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9-10 14:30:00

    前段时间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机器人们各种“出洋相”的视频大家还印象深刻吧!没看到的请下滑欣赏起来,看过的就再看一遍!(无论看多少次都很想笑啊!)(多 gif 预警~)古风小机器人来也叠罗汉和

    阅读全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