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安全开发新闻数码摄影汽车北京AIIT其他
  • 文章封面

    新研究发现:一种趋化因子有望用于优化人造血液生产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10 07:30:00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信号传导》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在人造血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一种趋化因子能触发红血球母细胞排出细胞核,这是红细胞发育的关键一步。新发现有望用于优化血液中红细胞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什么?强壮的大腿约等于清醒的大脑?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21:30:00

    看完有人心动了吗?心动就赶紧行动起来吧!不过,还要提醒一句: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人群,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肌肉锻炼。策划制作来源丨央视网审核丨纪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高原性心脏病特异性肠菌—宿主共代谢模式揭示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21:30:00

    据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消息,该院研究员高月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了高原性心脏病特异性肠菌—宿主共代谢模式,并首次发现中药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可靶向高原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调控分子,防治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把叶绿体“偷”到自己体内,这些动物晒太阳就能活!太太太爽了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18:30:00

    众所周知,植物最会“接阳光”——它们能把太阳的能量转化成自己身体里的化学能。而动物呢,通常则需要吃其他生物来获得能量。不过总有些家伙不按常理出牌。有一群“懒汉”动物,能“偷”植物的叶绿体来利用阳光,从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新 AI 模型助力更准确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18:30:00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多模态人工智能(AI)模型,能显著提高识别心源性猝死高风险人群的准确性,有助于挽救生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杂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幼儿园血铅超标事件公布!普通孩子如何预防铅中毒?要不要检测?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14:34:00

    最近,甘肃天水褐石培心幼儿园的血铅超标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像一记警钟,让我们重新审视:铅中毒,真的离我们很近。图源:网络不少家长为此感到惊慌,担心万一自家孩子中招,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有没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高能量、高分辨率、高精度!看核技术如何改写核工业核心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14:34:00

    策划制作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核学会审核丨杨斌 天津市核学会副理事长 天津医科大学 正高级工程师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点亮“推荐”一起涨知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最懂打工人的蔬菜!给水就活,实在太“神仙”......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10:30:00

    身在城市,哪个打工人没点儿陶渊明式的梦想:就算不能采菊东篱下,也想归田种点啥。可惜,就算回了老家,也未必能过上养老博主们的美好生活。但,谁说在城市你就不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种菜生活了?蔬菜界的劳模——空心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地质学家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10:30:00

    2025 年 5 月 30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在 2025 科普中国说 530 科技工作者日特别场“跨越时光的科研接力”带来演讲《石迹耿千秋——李四光的故事》,与我们重温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像龙眼?像小土豆?像黄皮?这个“冷门”的丑水果,竟然奢侈到吃不起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07:30:00

    一提到热带水果,你会立刻想到哪些?榴莲、芒果、山竹、菠萝蜜、火龙果、荔枝,很多人可能会优先想到这些。有一种水果,冷门到不能再冷门,据说是泰国王妃们的最爱,相信90%的朋友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水果,就是龙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这个没有 DNA 的病毒,如何让“吃同类”成为禁忌?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9 07:30:00

    它没有 DNA,没有 RNA,甚至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生命体,却能在大脑中制造“海绵状”的恐怖空洞,让人逐渐失去记忆、运动能力,最终走向死亡。它就是朊病毒——一种颠覆了传统病原体概念的神秘存在。从巴布亚新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个比走路还简单的长寿动作,每天只需 10 分钟,至少带来 3 个好处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21:30:00

    “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这句当代“名言”,是许多人的现实生活写照。这些动作看似舒服,实则让我们的身体付出了不少代价: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腰酸背痛;肠胃天天犯毛病、身材日渐“圆润”;小腿也“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太赫兹+声波!我国科学家使无针血钠检测成为可能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21:30:00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系统,在无针诊断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系统克服了水干扰,无需抽血或标记,实现了对活体小鼠钠水平的实时测量,并通过人体实验初步验证了其走向临床应用的潜力与可行性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咖啡会“拿”走你身体里的铁,导致贫血?真相没那么简单......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18:30:00

    咖啡又上热搜了,这次是 #咖啡缺铁性贫血。点进去一看,是说咖啡抑制铁吸收对女生影响特别明显。图源丨微博咖啡真的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吗?以后还能喝咖啡吗?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吗?答案是:会,但不用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数字读心术”精准模拟和预测人类行为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18:30:00

    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开发出一款名为“半人马”(Centaur)的人工智能(AI)模型,能在几乎所有心理学实验中准确预测人类行为,甚至超越了科学家数十年来打造的传统认知模型,堪称“数字读心术”。这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5 分钟就能“斩首”人类精子,这种藏在猫砂中的寄生虫可能已感染全球一半人口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15:30:00

    据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寄生虫之一。对许多人来说,即使是真的感染了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好似也无需担心。因为许多时候,这种寄生虫貌似并不会让人出现什么明显的病症。但在上个月,一项发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量子力学真正奠基人:马斯克·玻恩的传奇人生与科学贡献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15:30:00

    策划制作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电子学会审核丨曹则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点亮“推荐”一起涨知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总是间歇性厌恶另一半?不是不爱了,而是……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10:30:00

    你会不会有一段时间突然很厌恶你的伴侣,或者平等地讨厌身边的所有人,即使他们什么都没做?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将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厌人症”。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有时候会突然对身边的人产生一种厌恶感,不想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1.8 亿年前太阳系混沌行为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被揭示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10:30:00

    太阳系的动力学稳定性是天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对我国准噶尔盆地早侏罗世晚期三工河组陆相沉积地层开展研究,揭示了中生代早期强烈的火星—地球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透支的肾,是补不回来的!这 5 个伤肾行为,很多人都在做!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07:30:00

    策划制作审核丨肖永双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医生品牌学组成员视觉丨朱航月制图丨朱文頔策划丨一诺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林林相关推荐1.被甲状腺癌缠上的中国人,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海带竟然不是植物?!那是个啥?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8 07:30:00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一种植物吗?毕竟它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外形又是一副“绿叶飘飘”的样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看几个生物分类学中“王国”(Kingdom)的兴衰史。经常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减肥最怕的事情:不饿,但嘴巴寂寞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21:30:00

    随着气温稳定在 30℃ 以上,社交媒体和电梯广告再一次被各种减肥塑形、代餐食品所占据。似乎在夏天,每个人都应该更瘦一点,身体的每一寸松弛都在说:你太懒了,你没有为自己的身材负责。我们习惯性地将减肥失败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21:30:00

    7 月 4 日,随着三峡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 9 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为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再进一步。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女性“断崖式衰老”往往发生在这两个年龄!做好这 6 点,提前预防→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18:30:00

    韶光易逝,容颜易老,皮肤不过数年光鲜。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逐渐有了容貌焦虑,开始关注脸上的皱纹、斑点、痘痘,还有时不时会出现的鱼尾纹、川字纹……它们的出现让我们显得不再年轻。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们都在逐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微米级“脑地图”来了!我国科学家在脑图谱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18:30:00

    我国科学家日前在脑图谱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自然》杂志 7 月 2 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以下简称“STAM图谱”)。这项研究成果以 1 微米的各向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龙虾能永生吗?110岁龙虾重返大海,龙虾:你还是把我煮了吧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15:30:00

    在上个月的父亲节那天,纽约一家餐厅里的一只大龙虾被放归大海。这只龙虾体重有 9.5 千克,人们估计它已经有 110 岁了。美国纽约的餐厅 Peter's Clam Bar 给这只龙虾起了个名字叫 Lo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量子迷津:被误解的量子化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15:30:00

    策划制作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电子学会审核丨曹则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责编丨白莉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点亮“推荐”一起涨知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种控糖通便还超便宜的食物,我赌你没吃过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10:30:00

    今天登场的这种食物,绝对“耳熟能详”,但很少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不是因为它稀少或昂贵,而是因为从老祖宗那会儿它就不被“待见”,一直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能鄙视到什么程度呢?它主要被用来“喂牲口”……然而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最遥远“迷你光晕”结构粒子云现身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10:30:00

    天文学家探测到一个距离地球约 100 亿光年的“迷你光晕”结构。这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遥远的此类结构,距离是此前已知光晕的两倍。这一“宇宙探针”的发现,为理解宇宙中那些塑造星系团演化的力量提供了重要线索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贵州省汤”终于火了!减脂神器还解暑,强烈建议你试试!

    作者:科普中国发布日期:2025-07-07 07:30:00

    最近北京的天气,毫不夸张地说,人真的快要长鳃了……厨房更是成了一个天然的“桑拿房”,在里面待个十几分钟,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在这种天气下,吃什么,成了比数学更难的问题。直到大数据推送了——“贵州

    阅读全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