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安全开发新闻数码摄影汽车北京AIIT其他
  • 文章封面

    既能天上飞也能地上跑,清华团队设计陆空两栖机器人,可按需变形重构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2 18:29:44

    迄今为止全球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来了!它的体长仅 9cm,质量为 25g。这项研究来自清华大学张一慧教授团队,这款机器人具有优异的多模式运动能力:不仅能实现空中飞行,还能在地面以最高 1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倒计时1天!见证新一届或将改变世界的中国青年科技力量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2 18:29:44

    在可观测宇宙的 138 亿年历史中,人类用 0.00001% 的时间创造了 99% 的复杂系统。这种奇迹般的爆发式创新,让人类文明实现从石器时代迅速飞跃到信息时代。这当中的每一个科技创新,既是人类写给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OpenAI买下苹果前设计班底,这对组合要卷进AI硬件了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2 18:29:44

    当人工智能领域最受关注的公司 OpenAI,遇上传奇的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夫(Jony Ive),会发生什么?5 月 21 日,OpenAI 正式宣布,将以 6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由艾夫联合创立的人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AI的真实耗能:你的每次提问都在加重气候危机?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2 18:29:44

    人工智能融入我们的生活,是十余年来线上世界最重大的变革。如今,数亿人频繁借助聊天机器人完成作业辅助、学术研究、编程开发乃至图像视频创作。但支撑这一切的能源代价究竟有多大?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集成密度超6万神经元/cm²,科学家研发单晶体管离子仿生神经元,再现17种神经发放模式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1 16:05:20

    从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校友,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硕士毕业生,再到某国产手机品牌硬件测试工程师,直至成为瑞典林雪平大学的博士生,并在如今首次实现单晶体管高分子仿生神经元(1T-OECN)。纪君朋用 12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5月30日截止|2025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亚太区报名正在进行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1 16:05:20

    (扫码报名)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进行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TR35”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英伟达洽谈投资量子初创公司PsiQuantum,加速布局下一代计算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1 16:05:20

    芯片巨头英伟达正在与光子量子计算初创企业 PsiQuantum 进行深入洽谈,准备首次直接投资量子硬件领域。据多家科技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双方的投资谈判已进入“后期阶段”。这笔潜在交易不仅标志着英伟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联发科宣布2nm芯片9月流片,性能提升15%,正面对决高通苹果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1 16:05:20

    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MediaTek)在近期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Taipei)期间宣布了一项重要进展。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蔡力行在主题演讲中确认,联发科计划于 2025 年 9 月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他们改变世界,也在制造浪漫!5月23日,与许知远、蒋昌建共同对话青年科技创新者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0 18:03:13

    “物理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爱就像溪流,清凉、透亮。”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 1965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采访中,深情表达了对已故妻子艾琳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微软开发者大会:50个新产品全面押注Agent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0 18:03:13

    当地时间 5 月 19 日,为期四天的微软 Build 年度开发者大会正式拉开序幕,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携一众高管发表主题演讲,还隔空连线了 OpenAI CEO 山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创今年全球IPO记录,海外版图扩张加速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0 18:03:13

    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于 2025 年 5 月 20 日在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 IPO,宁德时代集资约 357 亿港元(约合 46 亿美元),不仅成为当年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MIT研究颠覆百年常识,鸡蛋这样摔最抗造!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20 18:03:13

    (来源:MIT News)在课堂和科普视频中,人们普遍接受并反复传播这样一个科学常识:鸡蛋直立坠落时(以尖端着地)承压能力最强。但当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对这一假设进行实际验证时,却意外破解了一个颠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黄仁勋称赞DeepSeek R1是“AI领域的礼物”,并宣布将联合鸿海和台积电开发AI超算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9 14:32:44

    在 5 月 19 号的 2025 台北电脑展(Computex)上,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发表了主题演讲,全面展示了英伟达的 AI 野心。在谈论到 AI 大模型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马里兰团队提出全固态电池界面新策略,室温低压下高负载运行超万小时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9 14:32:44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在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方面的潜力,备受电动汽车、便携电子设备及电网储能等领域的关注。如果你关注这些方面的新闻,大概会有一种印象:从前几年开始,关于固态电池取得关键突破的消息便不绝于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碳源迭代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9 14:32:44

    上海肆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肆芃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投资,熙桥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所筹资金将用于加速生物基材料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及三代碳源生物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将小分子催化剂“喂”给活细胞,构筑纯人工超分子聚合物,突破合成材料与生命系统界限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8 15:03:07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王义明研究员和团队在活细胞内构筑了纯人工超分子聚合物材料,突破了合成材料与生命系统之间的界限,使得利用合成材料强化或重塑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成为可能。图 | 王义明(来源:王义明)未来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设计新型高效抗菌织物材料,1小时内杀菌率近100%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8 15:03:07

    近期,浙江大学陈志杰研究员团队和香港理工大学马凯凯助理教授团队合作,制备出一种基于四噻吩乙烯(TTE,Tetrathienylethene)的多孔织物复合材料。该材料通过独特的分子设计实现了高效光催化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开发人工蛋白质-蛋白质通讯系统,兼具高灵敏度和可调动态范围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8 15:03:07

    发展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防止危害扩散。近年来,学界通过在体外模拟与重建微生物中天然存在的感应回路,开发了无细胞生物传感系统。无细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为大模型架起通往物理学的桥梁,科学家提出“AI热力学定律”,为模型训练动态提供全新洞见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7 20:35:43

    近日,北京大学本科校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刘子鸣博士和所在团队提出了神经热力学定律(NTL,neural thermodynamic laws),这是一个会在大模型训练中自然涌现的热力学概念和定律,也是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OpenAI发布Codex智能体,助力开发者告别重复性劳动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7 20:35:43

    当地时间 5 月 16 日,OpenAI 正式推出了其最强大的云端软件工程智能体 Codex,有望重塑软件开发流程的效率与分工方式。用 OpenAI 的 CEO 山姆·奥特曼(Same Altman)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将智能材料用于微型机器人集群,为胃肠道疾病提供新治疗方案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7 20:35:43

    近期,上海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磁热水凝胶群体(magneto-thermal hydrogel swarms)。通过磁热协同调控,水凝胶群体通过磁场对磁性颗粒进行远程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成功制备50cm²单层石墨烯膜,突破现有石墨烯气体分离膜材料极限,为碳捕获提供经济型方案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6 19:15: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生、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郝健,首次实现 50cm² 单层石墨烯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并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气体分离性能,能为工业放大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成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打造可喷墨打印生物传感新材料,实现多种生物标志物同步监测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6 19:15:07

    “健康中国 2030”提出,医疗健康产业将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康复管理”的全价值链延伸。而此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时、连续监测身体内部化学细微变化的能力——如代谢物、营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利用超疏水表面,一步法成功制备可持续光子颜料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6 19:15:07

    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助理教授、副研究员申清臣与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所长 Silvia Vignolini 教授课题组以及电子科技大学邓旭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一种利用超疏水表面一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顾敏院士团队开发光学AI芯片,将光纤传输能力提升1万倍,有望用于医学内窥镜成像和光通信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5 16:56:38

    大脑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实现信息处理功能,这一生物机制在计算机领域得到了数学化的抽象表达。以 DeepSeek、ChatGPT 等大语言模型为例,它们本质上是在高维数学空间中构建信息互联网络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不是答案,是向世界提问的方式——今年的TR35们将会提出哪些具有启发性的新问号?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5 16:56:38

    科学不是关于“知道一切”的系统,而是不断提出更好问题的工具。当我们回望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革命,伽利略用"为什么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的追问颠覆地心说,达尔文以"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变迁"的思考重构生命图谱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实现纳米级冰刻“纹身”,科学家首次为活体0.5毫米水熊虫制备微纳图案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5 16:56:38

    近期,西湖大学仇旻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为生物微纳加工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研究人员化身“雕刻师”,用冰刻技术成功地为身长仅 0.5 毫米的水熊虫进行“波点纹身”。这些微纳图案是在水熊虫隐生状态下制备的,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DeepMind推出能改进芯片设计、解决数学难题的Agent,还可帮助Gemini训练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5 16:56:38

    大型语言模型 (LLM) 功能极其丰富,它们可以汇总文档、生成代码,甚至集思广益,提出新想法。现在,谷歌 DeepMind 扩展了这些功能,使其能够解决数学和现代计算领域中基础且高度复杂的问题。近日,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五千年“玫瑰之谜”终见天日:清华学者揭开玫瑰形态几何奥秘,为智慧材料带来启发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4 21:46:04

    在局势动荡、战火不断的以色列,清华大学毕业生、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博士后张亚飞躲过导弹和无人机,把精心“呵护”的、别样的“战地玫瑰”,“送到”了 Science 正刊,并被选为封面。(来源:Science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5月30日截止|2025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亚太区报名正在进行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5-14 21:46:04

    (扫码报名)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进行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TR35”

    阅读全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