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安全开发新闻数码摄影汽车北京AIIT其他
  • 文章封面

    谷歌新版Gemini可“一句话P图”,付费图库危矣?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8 18:55:46

    最近两天,科技圈被谷歌的一项新功能刷屏了。谷歌上周扩大了 Gemini 2.0 Flash 模型图像生成功能的访问权限,让开发者可通过 Google AI Studio 和 Gemini API 免费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又一家公司走出了谷歌的“登月工厂”,以光通信技术与Starlink竞争,目前已获融资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8 18:55:46

    不久前,我们曾介绍了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实验性创新中心 X(又称“登月工厂”)的激光互联网项目 Taara 及其开发的硅光子芯片。近日,这一项目正式从 Alphabet 分拆出来,成立独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百行代码跑赢AI大厂?新研究揭秘高性能计算的“捷径”‌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8 18:55:46

    在激烈的全球 AI 技术竞赛中,科技巨头正不断加码对基础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以期开发出能够支撑现代 AI 系统运行的核心算法库,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工程师们往往需要编写数万乃至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29岁青年成为武大最年轻正教授,希望打破国际标准垄断,制定中国自主的应用密码学方案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7 20:07:36

    近日,武汉大学宣布 29 岁的“95 后”青年学者赵莽,以正教授身份加盟该校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成为武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而这距离赵莽博士毕业只有一年左右。“8 个博士生指标、60 万年薪、30 万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正在报名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榜单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7 20:07:36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托马斯·库恩提出了科学史上的一个著名概念:范式(paradigm)。在他看来,科学的发展并非逐步累积的线性进步,而是范式之间的突变与更迭。每当科学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常规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参数即权力?小模型如何用“减法逻辑”重构AI基础设施|DeepTalk对话清华大学韩旭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7 20:07:36

    点击收听 DEEPTALK 播客大模型浪潮下,你是否想过,“小”也能创造颠覆?当 DeepSeek 席卷全球时,另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发生——从你的手机、汽车到家用机器人,只需几亿参数的小模型,正以更快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从数据标注工厂到国会大厅:Scale AI如何走到美国科技与政治的舞台中央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7 20:07:36

    2025 年 1 月的华盛顿特区,寒气未消,政治气候却已骤然升温。国会大厦圆顶下,特朗普第二次就职典礼的主会场灯光璀璨。在这权力重组的时刻,科技界的巨头们已经各就各位——贝索斯、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谷歌团队再次证明Scaling Law的准确性,即使总通信量减少99%,仍能超越数据并行训练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6 22:00:33

    Scaling Law 由 OpenAI 团队于 2020 年正式提出,并在其论文《神经语言模型的扩展定律》(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进行了详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发现从配位聚合物到晶态材料的晶化机制,补上钛溶液研究又一拼图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6 22:00:33

    从 2021 年刘朋昕在上海科技大学成立课题组之后,他们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放在溶液中二氧化钛的结晶、生长和相变上。图|刘朋昕(来源:刘朋昕)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氧化物已经被研究了很多年。二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新研究发现结核病易感染的关键机制,未来药物或可彻底阻断传染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6 22:00:33

    结核杆菌(也称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由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在 1882 年发现并证明为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它能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其中以引起肺结核最为多见,而这也是细菌感染性疾病致死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北大团队打造全球首例低功耗二维环栅晶体管,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性能超三星台积电等同类产品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5 16:03:34

    近日,北京大学团队造出世界首例低功耗二维环栅晶体管(2D GAAFET,gate-all-around field-effect transistor),并研制出一系列二维环栅逻辑器件,这一材料体系也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研究人员打造AI框架,几秒钟实现心脏电信号98%预测精度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5 16:03:34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校友、美国布朗大学博士毕业生、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尹明朗和所在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 AI 的神经算子框架(DIMON,DIffeomorphic Mapping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开发细胞“膨胀术”让普通显微镜分辨率堪比电镜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5 16:03:34

    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就像拿着放大镜探索未知世界的孩子,而显微成像技术就是他们最重要的“观察工具”。自 17 世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以来,可视化观察始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石。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大脑研究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系统评估主流大模型在糖尿病诊疗领域的能力,DeepSeek及GPT-4.0专业考试准确率显著高于传统培训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4 21:02:01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与清华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国内外联合团队系统性评估了大语言模型在糖尿病专业考试的表现,并验证了这些模型作为基层医生和保健护理人员糖尿病培训辅助工具的潜力。研究人员选取了 10 种在英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Happy π day!花3.14分钟解锁你的未来科学π福利吧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4 21:02:01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一点儿也Open不了!OpenAI建议美政府封杀DeepSeek等中国AI,并放宽数据版权限制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4 21:02:01

    ‍前不久还声称想和中国合作的 OpenAI,突然摘下了它的面具,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图丨相关报道(来源:南华早报)在最近提交给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建议中,OpenAI 借国家安全和技术竞争的名号,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比传统语言模型快10倍,首个商业规模的扩散语言模型,究竟是什么来头?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4 21:02:01

    前不久,硅谷的一家初创公司 Inception Labs 正式从隐身模式中浮出水面,推出了 Mercury,这是全球首个基于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的商业级语言模型。与传统的自回归大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D-Wave退火量子计算机几分钟完成磁性材料模拟,公司称该成果为全球首次证明量子计算在现实世界实用问题上的优越性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3 16:57:48

    当地时间 3 月 12 日,加拿大量子公司、号称“全球首家量子计算机商业供应商”的 D-Wave 公司和合作者在 Science 发表论文 [1],称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证明了量子计算在实用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谷歌把Gemini引入物理世界,让机器人真正拥有了大脑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3 16:57:48

    早在 2023 年 12 月谷歌发布 Gemini 模型时,DeepMind 的 CEO Demis Hassabis 就表示该模型的多模态能力可能会解锁新的机器人能力。如今,这一承诺终于被兑现了。当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用Manus做完3个任务后,我们发现它或许能替代实习生,但也会偷懒摆烂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3 16:57:48

    自从上周初创公司 Monica 发布通用 AI Agent —— Manus 以来,它就像野火一样在网络上迅速蔓延传播。不仅在中国如此,它在全球范围内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不乏 Twitter 联合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用忆阻器芯片打造脑机接口,首次提出脑机协同演进概念,准确率比基于CPU的脑机接口高20%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2 18:17:12

    3 月 12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取出费,以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这意味着一旦脑机接口技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机器人可跨类别操作陌生物体,清华团队开发新方法提升泛化能力31.6%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2 18:17:12

    机器人是否可以像人类一样灵活操作陌生物体?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赋予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当人类看到新物品时,能根据外形或功能,从历史记忆或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中获得先验知识(比如用开瓶经验开新饮料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从水熊虫体内找到抗辐射关键蛋白,放疗副作用直降50%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2 18:17:12

    在美国,大约有 60% 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疗法。然而,放疗虽然有效,但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严重副作用,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痛苦。面对这一难题,科学家们试图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希望能开发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或成为6G通信核心技术,科学家发现新型电磁涡环,为无线信息系统提供全新电磁载体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1 20:31:45

    “你知道,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考核压力非常大,几年不出成果就意味着被淘汰。所以选择一个艰难的课题需要很大的勇气。”电子科技大学王任副教授说。曾经他也犹豫了很久,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因为他的内心不断告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我们需要把数据中心搬到太空吗?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1 20:31:45

    不久前,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初创公司 Lonestar Data Holdings 把一个鞋盒大小的设备送上了太空,这个小盒子内置来自互联网先驱 Vint Cerf 以及佛罗里达州政府等的数据,并随美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骑自行车、缝葡萄、有情感:稚晖君鸽了两年后的模块化机器人灵犀X2来了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1 20:31:45

    2025 年 3 月 11 日,在前一天公布了具身系统研发成果后,被粉丝称为“野生钢铁侠”的稚晖君(本名彭志辉)正式发布了智元机器人的最新力作——灵犀 X2。这位曾经的华为天才少年、2022 年毅然放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稚晖君团队推出全栈机器人学习平台,复杂任务成功率超60%,数据集已开源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0 17:59:46

    稚晖君(本名彭志辉)曾是“华为天才少年”,以硬核科技视频走红 B 站,被誉为“野生钢铁侠”。2022 年,他放弃百万年薪,创立智元机器人公司。创业之后,这位 90 后极客将实验室的奇思妙想化为现实,先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科学家提出模型编辑新算法,实现Llama 3在知识编辑任务表现提升35%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0 17:59:46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提出了一种精准编辑大语言模型内知识的算法 AlphaEdit,为大模型的知识更新和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解决方案。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对模型进行知识更新时,将参数变化投影到原始知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电子竟然能“结冰”?科学家在铅笔芯中发现量子奇观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10 17:59:46

    众所周知,铅笔芯由石墨组成。石墨是一种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碳同素异形体,而石墨烯其实是石墨的一个单层,是由单层碳原子层构成的类似蜂窝状的二维材料。每个石墨层内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了一个平面六边形晶格

    阅读全文
  • 文章封面

    MIT团队研发e-GLUE“生物胶水”,只需1分钟电刺激即可与上皮发生交互,最长可在胃肠道黏附30天

    作者:DeepTech深科技发布日期:2025-03-09 21:11:46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我们可以吞下一颗微型“智能胶囊”,它在体内悄然停留,实时监测并管理健康状况,待任务完成后,再悄然离去?这一未来场景,虽然令人兴奋,但要实现它仍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让

    阅读全文
上一页下一页